我爱我的祖国!

强国梦校园社区

 找回密码
 开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4|回复: 0

亡国之路——看他们如何搞垮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作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8 21: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谢您,不会被他们影响的。最近私事繁忙,正在写的关于苏联教育制度的这篇思路总是反复,没有完全写完就没有上传。让朋友们久等了。
  其实,每每看到攻击的言论,都挺自豪的。从来没想过写点文章能给别人的情绪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居然惹得他们接二连三地暴跳如雷。看着那些自诩掌握人类发展潮流、成天叫嚣普世价值的人们用红卫兵的手段给我扣帽子,我就仿佛是在欣赏一批表演自己打自己耳光的行为艺术,顺便认识了什么是真正容不得异见的专制余孽。
  让他们在我的帖子里上蹿下跳吧,我尊重他们的言论自由。还可以帮我顶贴不是,哈哈!
  在这种高等教育体制下,苏联继承的帝俄末期培养现代公民健全人格的精英教育退出历史舞台,学所必用的现实主义成为教育行业的出发点,贪图短平快的功利主义催生了教育行业的投机观念。当功利、盲目、现实、投机成为高等教育的主题,苏联便再也无法培养出有担当、有眼界、有胆识的社会精英。
  20世纪三十年代,受历史传统犹在、经济水平有限和战争威胁在即三重影响,斯大林主义高等教育体制发展很慢、受众很小。卫国战争胜利后,斯大林被添加新的历史功绩,个人崇拜达到全新高度。随着战后重建的快速完成,苏联高等教育规模在1945年至1955年取得飞速发展。新一代的大学生们受到了更加极端的斯大林主义教育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和叶利钦都是在这十年里接受的大学教育,此外,1978年叛逃的苏联高级外交官舍甫琴科也是在这十年里接受的大学教育。“功利、盲目、现实、投机”等名词在这些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表面上看,这些人都在追求自由、民主、平等,但从人格角度观察,这些人身上少有担当和气节。他们上台之前,在斯大林主义的强势压迫下,他们容易屈服而歌功颂德。他们上台之后,在国力日衰和外部强势压迫下,他们亦容易屈服而盲从西方。
  相比戈尔巴乔夫一代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时期领导人的战略思维和把握宏观能力更胜一筹,这也与他们的教育背景有关。他们大多出生于1905年至1915年,普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仅有的受教育阶段均处于苏共党内斗争最为激烈的1924年至1928年。这五年里,列宁时期的民主争论气氛得以传承,并延展到教育领域,学生们普遍敢于思考、善于学习。再加上勃列日涅夫一代人经历了卫国战争的血雨腥风和外交博弈,对民族荣誉和国家利益的忠诚有着极为坚定的立场,对责任担当和内外战略有着十分清醒的信念。这样一来,才有了苏联在七十年代初的“中兴”。
  1956年,苏共二十大破除斯大林个人崇拜,《联共(布)简明党史教程》被禁止发行。随后,苏联教育制度出现改革气息。一方面,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教条被废止,历史教育开始突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作用和苏联民众的奉献牺牲精神,淡化伟大领袖的个人作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凸出学科整体的基础科学研究,淡化专业技术的狭隘应用学习,以此鼓励科技创新。
  然而,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教育制度和理念再次出现倒退,一方面,是苏斯洛夫主导、波诺马廖夫主编的新版《苏联共产党历史》成为新的意识形态教条,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被要求必须以该书观点为准绳;另一方面,强化教育界的管理部门权力,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管理权延伸至对应专业的高校内部,扼杀了大学的自治精神和学术自由萌芽。
  十五年后,勃列日涅夫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成为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社会精英。他们要么加入街头运动投机政治,要么推崇“芝加哥经济学派”、渲染激进的“500天计划”。他们在戈尔巴乔夫们的带领下,促成了苏联解体,又在叶利钦们的带领下,在苏联解体后把俄罗斯经济引向灾难。
  物质文明的进步确实需要大量的“螺丝钉”踏踏实实的参与建设,但是,社会进步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进步,还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在生活水平大为改善的人类发展阶段,精神文明的进步显得更加重要。这个时候,亟需一群敢于担当、思维开阔、脊梁忠直、眼界超前的社会精英来引领能独立思考、人格健全、求真务实、从善如流的普罗大众追求社会进步。而不是一群外表光鲜、内心空虚、故作高深、脱离实际、哗众取宠的社会精英来带领一群跟风盲从、偏执己见、思维狭隘、贪慕虚荣、眼高手低的普罗大众来追求社会进步。
扯点题外话,有人一说教育就是洗脑,其实就人性来说,天使和魔鬼合二为一才是全部的人性,一个道字概括了万事万物。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人之所以是人,觉悟应该高于畜类吧?但是自私自利好吃懒做贪图享乐这些东西不学就会!南京大屠杀,几十个日本鬼子屠杀三十万百姓,怎么会这样?设身处地菜场砍价都会砍到血溅当场,人性怎么可以这么懦弱?受教育最多的就是文人,看看李斯做了什么?一个字,私!秦桧,汪精卫做了什么?兵临城下,投降还要投出个曲线救国!
  
  毋庸置疑,斯大林的舆论政策继承了帝俄时期的愚民传统。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舆论政策也秉持着让老百姓“听得懂、信得过”,把对民意的把握推进到更深层次。自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失去大国地位,一代又一代的俄国人把推进国家经济现代化、军事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视为历史使命,迫切要求重建俄罗斯大国地位。终其一生,斯大林都把重建俄罗斯大国地位作为苏联舆论政策的核心。
  斯大林上台后,对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修正,提出并宣传“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这时的苏共以此为指导,将俄国经济变为单一公有制和绝对计划经济,同时打造一支强大的苏联军队。1928年至1932年,苏联一五计划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同一时期,美英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生灾难性经济危机,五年里,欧美议会政治暴露出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市场经济的自由调节功能陷入失灵。一时间,斯大林和苏共的威望如日中天,苏联的舆论政策也为苏联民众所信服。
  不过,斯大林模式很快出现恶果。1933年开始,苏联出现持续数年的大饥荒。从这一刻起,苏联的舆论政策发生重大转向,不再讲人民“听得懂、信得过”的话,改为自说自话,说谎成性。斯大林声称,苏联的经济困难是由于托洛茨基暗中发动富农、地主、资产阶级搞复辟,混入无产阶级队伍搞破坏,党内从上到下充斥叛徒。据此,斯大林在1934年发动了持续数年的大清洗,丝毫不提自己的政策恶果。
  为了让人民对谎话“听得懂、信得过”,斯大林授意发起史无前例的个人崇拜和愚民教育,不让人民独立思考;制定了类似农奴制度的人口制度,禁止人民自由迁徙、出入国境,不让人民看到国内各地和国外的真相;推行更加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不让人民听到真相;再加上后来卫国战争的胜利,斯大林的世界威望和苏联的国际地位空前上升,苏联人民对于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斯大林的舆论政策取得圆满成功。
  但是,谎言终归是谎言,被愚民教育毒害的民众终有觉醒的一天。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浪潮终究能打破专制的信息封锁,谎言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人心的伤害越大。真相一旦被揭开,便是人心动摇。斯大林给苏共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向后来人留下了艰巨的考验。
  历史不是没给苏联机会。20世纪六十年代末,西方主要大国纷纷爆发政治危机,伴其发生的经济危机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中期。同一时期的苏联却因柯西金改革和巨量油气田运行走向小康。没有比较,就没有高下之分。这一时期正是苏联打开国门、让人民自由进出、自由认识世界、自行比对政治制度的良机。
  倘使勃列日涅夫打开国门,不需苏斯洛夫说,苏联人民也会相信,纯粹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经济危机风险;不需苏斯洛夫说,苏联人民也会相信,政治普选制度存在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潜在倾向;不需苏斯洛夫说,苏联人民也会相信,帝国主义国家敌视苏联、蔑视苏联的情绪始终存在。有此前提,苏共说一些承认错误的话,抛弃教条主义和说教口吻,承诺一个美好愿望并为之努力,制定出全新的舆论政策,苏联人民一定会“听得懂、信得过”。
  遗憾的是,勃列日涅夫和苏斯洛夫没有足够的胆识和智慧在这个时候打开国门,让人民独立思考、自行比较。反倒让尼克松反客为主、以精美包装后的西方领导人形象来苏联一展风采。
  十几年后,西方各国和中国走出经济困难,戈尔巴乔夫在这个最不适合打开国门的时刻打开了国门。同一时刻,他以勃列日涅夫孤芳自赏、自说自话、故作高深的方式,提出了空洞无物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延续赫鲁晓夫一日三变、杂乱无章、人身攻击式的历史观,放任民众激动、主观、狭隘地看待历史问题;效仿斯大林不顾国家现实困难、不承认潜在风险的口吻,一味强调自己的理论最正确。
  戈尔巴乔夫继承了苏联历届领导人舆论政策的所有缺点,将苏共鸵鸟心态的舆论政策特征发挥到极致,奇迹般地打造了人民群众听不懂、也信不过的舆论政策。最终,戈尔巴乔夫、苏共和苏联被苏联人民通通抛弃。
  感谢这位兄台的长篇回复。出书的事情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告知大家,请您和朋友们放心。
  您对中苏关系的提问具体是想问哪方面的内容?若是有在下阅读过或者思考过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您希望我写苏联社会的日常生活,写这方面光靠看电影怕是做不到客观。苏联的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水平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很难写出完整详实,而且不能一概而论。我个人没有这个写作水平和写作基础。
  另外,我挺喜欢看电影的。您有喜欢看的电影可以推荐分享。
  祝您新年快乐。
http://www.xunsee.com/article/82 ... bdbef3697/299.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始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改变世界 - 强国梦校园社区 ( 蜀ICP备14006367号 )

GMT+8, 2025-5-19 22:48 , Processed in 0.0565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