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民政局工作人员专挑穿着打扮较好的老年人聊天,以认识老人的亲人为由,骗取老人钱财。11月16日,家住砀山县城关镇某村78岁的冯奶奶就是听信了骗子谎话,将自己戴的金戒指和金耳环摘下来被骗子骗走。  除了以上这些骗局,还有一些是很多年前就流行过,现在又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了。 比如:借抽奖名义行骗、检查煤气阀门、假和尚和假道士、假冒电信人员行骗…… 通常说来,不法分子到农村行骗,都是以下几种类型: 以健康为诱饵:打着免费的旗号进社区“治病”,或在外办“讲座”,诱导当事人购买药品或理疗器械,这种打着法律搽边球的行为,非常隐蔽。 以亲情为诱饵:常以当事人的子女、亲友发生车祸、欠债甚至遭绑架为由,要求当事人转账救急。 以发财为诱饵:谎称是进行集资、参股等投资理财活动,或者购买宝物、古董,就能获高额回报。 以恐吓为手段:冒充公检法机构、银行等,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告知当事人触犯法律,银行卡密码被盗等。 乡亲们的钱,来的不容易!尤其是老人,把钱看得更重,千万不要让骗子有机可趁,骗走了辛苦攒的血汗钱。 如果家里有待在乡下的亲戚老人,给他们多一份提醒,多一份关爱,让骗子无处下手,遇见骗局及时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