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祖国!

强国梦校园社区

 找回密码
 开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66|回复: 0

颠覆你的观念!孙子兵法说“防守才是最好的进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1 19: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读一点书

原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功也。守则不足,功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功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精义:不可以被战胜的原因,是因为做好了防守的准备;可以战胜对方的原因,是因为具备进攻的条件。防守,是由于自己实力不强,取胜条件不充分;攻,是由于自己实力强大,条件充裕,举兵必克。善于防守的人,如同深藏于地底,使敌人无形可窥;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是敌人措手不及。因此,善功善守的人,既能有效的保全自己,又能获取全面的胜利。此计为孙子兵法之自保而全胜


01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是在此就变成了“防守是最好的进攻”。人类的文明发展是在无数的战争中逐渐发展而来,几千年的历史,战争从没有停歇过。但是不管哪一场战争都是以进攻、防守展开的。

为什么孙子兵法会说“防守才是最好的进攻呢”?因为战争都是强的一方侵略弱的一方,可是强弱是虽这时间的推移弱可以变强,而强也可能变弱。

强弱的变好其实就是做好防守所得到的成果,作为弱势的一方,时刻都会想的壮大自己,而对于强的一方,虽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疏于防范,操练兵将不勤,所以就会变弱。

孙子兵法为什么会提出自保呢?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公司、一个人来自己都保护不了,那还怎么谈实现伟大的梦想呢?下面我们就拿秦国与赵国的邯郸之战来说明自保这一中心思想


02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历时一年的长平大战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终。

十月秦王又派大将白起再次攻打赵国。赵国由于长平大战的失败,国力严重受损,兵将也是极其疲惫,所以赵国不惜一切代价想与秦国停战,最后与诸侯国商量后派出著名合纵家苏代,前去游说秦国,想与其义和。

苏代去到秦国义和无望,就在范雎和白起之间挑拨,最终导致此二人不和,最后白起被迫撤军。

赵国深知秦国不会善罢甘休,肯定还会报复,便积极发展生产、治理国家、勤于国政、增强国力。还游说五国国君形成了反秦同盟。

而此时的秦国国君还是执意要派白起出兵攻打赵国,白起(秦国当时最有才能的将军)分析形势,对攻打赵国极力反对,最后以不领兵打仗为要挟,但秦王还是执意攻打赵国。


就在同年的九月,秦国举全国之力进攻赵国。赵国汲取了长平大战惨败的教训,不与秦国正面对抗,只是采取持久防御、以待外援的战略方针,赵军把全部兵力都集中于邯郸。

在防御过程中,派人威胁秦国,在不撤兵,就杀掉质子(质子指:人质。当时秦国君有两个儿子在赵国为质),但秦王仍不为所动还是执意攻打赵国,还加大了兵力投入。赵国顽强抵抗,阻挡了秦国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各地的留守军队也不断的骚扰秦军的侧翼和运输线。


邯郸之战从公园前259年秋一直持续到次年夏,经过九个月的殊死战斗,秦国始终没有攻克邯解。秦国由于战线拉得过长,伤亡惨重,军队士气低落,疲惫不堪。

赵军虽伤亡过半,消耗很大,但军民一心,仍然坚守着邯郸。秦军还在不断增兵,双方的决战一触即发。同时赵国的盟友,看到赵国的坚强,加上秦国的伤亡损伤,看到时机成熟,也一起出兵,攻打秦国。

在赵、魏、楚的联合攻击下秦军全线崩溃,连连败退,一路逃回了汾城。赵、魏、楚联军乘胜追击,进攻汾城,秦军惨败。最后收复了六百里失地,声威大震。至此,邯郸之战以秦国的惨败结束。


03

这个战例很好地说明了进攻、防守策略。赵国由于惨败的教训,积极的修理国政、发展生产,最终达到了军民一心的境界。在加上结盟,形成了最好的防守。

秦国虽说强大,但是面对无隙可乘的赵国,还是坚持出兵,秦国在初战之时,在邯郸就没有取得胜利,在加之后来魏、楚两国援军的夹击,还仍然选择坚持强攻,从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防守在这里被完全的演义。自古打仗都要先养兵蓄锐、激发力量,只有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之后才可以发起进攻。同样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先行养兵蓄锐,才能后续勃发。


-NED-

小编对孙子兵法的认识很浅,希望大神的帅哥、美女给小编提一些意见,我们一起学习孙子兵法,共同前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4019605680901607&wfr=spider&for=p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始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改变世界 - 强国梦校园社区 ( 蜀ICP备14006367号 )

GMT+8, 2025-5-19 10:59 , Processed in 0.0642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