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出身于名门仕之家,其先祖即秦汉之际著名的赵耳。张氏家族在两汉时代一直官位显赫,到张俭的父亲张成亦至江夏太守。在这个历世官宦家族的环境里,张俭受到了严的封建正统教育,塑造了一种儒者所特有的清高和刚直不阿的性格。由于他渊博的学识和家族的显贵,在年轻的时候即被举为才,地方官府曾要征他作官,但他认为他所在州的刺史对百姓征暴敛,贪赃枉法且庸俗不堪而不愿应聘,于是以身体有病为而辞谢。张俭这种耻于与贪官共事行为受到了人们的赞扬,由是张俭的名声逐渐为人所知。
公元165年张俭51岁时,被本郡太翟超聘请为山阳东部督邮。督邮一职,在东汉是郡守的助手,负责督察郡内属县。张俭认为这个官职可以打击贪官,扶持百姓故欣然接受此职。告侯览三次上书张俭为官的时间正值东汉末期,当时的社会“正直废放,邪枉炽结”,阉竖当道,吏治腐败,政治非常黑暗。在宦官势力日益猖獗的情况下,连少年皇帝也竟常自言“张常侍(张让)是我父,赵常侍(赵忠)是我母”。宦官成了皇帝的衣食父母,可见是谁也触动不得的。宦官集团中有一个中常侍候览,
早年在帝时即因参与诛杀外戚梁冀有功受封高乡侯。侯览得势后不仅其本人大肆聚敛,贪贿以巨万计,且其母亲亦在乡里仗势横行不法,残害百姓。侯览家为山阳防东(今山东金乡东南),正属张俭所辖范围。侯览之母劣行时为张俭所责,但她总是当面认错,背后却依然如故。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侯览因母亲病故还家,大办丧事,修建耗资巨大的坟墓。张俭愤而投书朝廷,检举侯览贪污奢侈,骄纵不法等罪行。并据实列举侯览在各地侵占民田118顷住宅381所,
修建模仿皇宫的别墅16处,皆有楼阁、池塘、苑园等。书上,被侯览同党扣押不报,侯览因此更加放纵,竟在家乡为自己预造坟冢,其建筑规模据史书所载为“石双阙,高庑百尺,为造其坟“破人居家,发掘坟墓”不可胜数。此外,侯览还在家乡“虐夺良人,妻略妇子张俭再次上书数其罪恶,请朝廷依法治罪。不料上书又被阉竖“伺侯遮截,章竟不上”。在万分气愤之下,张俭索性亲自带人抄没侯氏资财,捣毁侯氏家宅。张俭敢于抗暴的事迹很快传遍海内,深为时人所推崇。
与抄家同时,张俭再次上书朝廷,除指控侯览本人罪状之外,还将侯母生前“交通宾客,干乱郡国”之罪附于章奏之上。这次上书被侯览本人截留,其仇乃愈结愈大。侯览决计除掉张俭,但苦于没有机会遭诬陷四处亡命张俭有个同乡人朱并,原在张俭手下做事。后因朱并素性佞邪,品行不端被张赶走。朱并不但不思改过,反十分怨张俭和同乡24人别像号,“刻石立碑,共为部党俭,于是投靠览。侯览大喜过望,随即唆使朱并上书廷,而且聚众造反,图危社稷。书中详列24人名姓,为俊”、“八顾”、“及”,
其中指张俭为钩党魁章到了灵帝那里,14岁的娃娃皇帝尚不懂“钩党这名词,于是询问中常侍曹节,曹节指手划脚攻击钩党如何要推下朝廷、篡夺皇位。并借机把恒帝时曾经禁锢过一次的名士李杜密、范滂等人都包括在内。灵帝听了曹节的话,觉得党人实在可怕可恶,遂按侯览之意下诏逮捕钩党。由于曹节、侯览等宦官的诬告,当时被下诏搜捕的党人有100余人,再加上地方官的诬害,前后“死徒废禁者,人”。张俭早已闻风而亡命,侯览乃特请灵帝诏令天下郡国共同搜捕。因张俭名望很大,人们痛恨官专权,
同情党人,故张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来张俭流转到东莱,藏在一个叫李笃的家里。外黄县令毛钦闻听消息手持兵到李笃家搜捕。李笃请他进去坐下,然后说:“张俭是因犯罪而器逃跑的,我怎敢把他窝藏在家里呢?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他真的在这里,象他这样一个有气节的名士,您难道真愿意把他抓来送进官府吗?”毛听了此话,感慨良久,起身而去。象李笃这样保护张俭而未受祸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隐藏过张俭的人家被官府知道后,轻的受到拷打,下了监狱,重的则处以死刑,甚至株连家族。
史书称“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解党禁安度晚年在百姓的帮助保护下,张俭最后辗转逃到塞外荒凉地方,才免遭官府的追捕。至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大起义爆发,汉灵帝为调动地主阶级一切力量去镇压农民军,宣布废除党禁,赦免“党人”。年已70的张俭才得以回归故里。此时其名声已为朝野共晓。当时朝廷大将军、大司徒、大司马均以其名望征其做官,张俭皆以年迈为由婉言谢绝。不久,地方官府又以敦朴之名举荐朝廷,皇帝特派专车迎接,并拜以少府之职,亦为张俭拒绝。
献帝初年,天灾人祸,百姓饥荒,张俭把家中所有资财全部拿出散发给乡里贫民,由是更受百姓爱戴。建安初年,丞相曹操因其名望而派人强征为卫尉,张俭不得已而就职。后因见曹氏篡汉野心愈益明显,张俭乃闭门悬车,再不参与政事。其后不到一年时间,病逝于许昌官邸,终年84岁。总观张俭一生,其为人正派,为官清廉,关心百姓,扶危济困,敢于和邪恶势力做斗争等方面是值得称赞的;其遭诬陷后四处流亡为一般百姓“破家相容”,一方面固然表明了人心所向,但另一方面也受到时人和后世文人骚客所非议。应当如实承认,这种非议是有一定道理的。 |